笔趣阁

登录 注册
Hi, | 退出登录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18、②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s://m.qitian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聂九罗合上影集, 端了羹碗走到半开的窗边。


雨下得正急,院落中央,一蓬巨大的黑影在雨里左摇右摆, 那是一棵三米来高的桂花树。


聂九罗有点担心,金秋桂子香,前两天卢姐还说等挂花了,就要张罗着收集花瓣、做桂糖桂酱, 现下这风大雨急的,可别把她的一树花都给糟蹋了。


搁在工作台上的手机振响了一下, 有新消息进来。


聂九罗听到了, 没去管它, 悠悠闲闲喝完了银耳羹之后,才过去翻看。


阅后即焚, 居然是“那头”发的。


事情不是都了结了吗, 怎么又找上她了?聂九罗皱眉,顿了几秒才点开信息。


——紧急, 电联。


聂九罗一怔, 回想起来, 她还从未在“那头”的信息里, 看到过“紧急”这种字眼。


她回了个“好”。


这是双方商定的规矩:再十万火急,也不能直接联系, 得等对方同意。


电话是蒋百川打来的, 语气凝重,开门见山:“聂二, 炎拓跑了。”


***


“炎拓”这个名字,聂九罗听来几乎有些陌生了。


好在她很快想起了这个人,领会了这句话的意思, 也立刻想到“炎拓跑了”这件事会给她带来多大的麻烦。


一口恶气直上心头,真想挤进电话听筒、顺着话线去到那一边,打爆对方的狗头。


猪队友、废物,跟这样的人合作,她真是倒了血霉了。


“什么时候的事?怎么跑的?”


***


蒋百川大致把事情说了一遍。


说是这两周多以来,除了把人关着,余事毫无进展,大家多少有些着急。


前两天,忽然有了新情况,一则寻人启事在安开市的非官方渠道纷传,有人悬赏寻找炎拓——留守在板牙的“保洁人员”动了心,想尝试着接触一下,看能不能有新发现。


蒋百川自责:“这也怪我考虑不到位,板牙现在没有能担事的人。大头他们经验不老到,估计是接触的时候,被对方看出蹊跷来了,人家反过来跟踪他,找到了板牙。”


人分三六九等,智分高下低劣,这种事,也没法去怪谁:他就是笨,就是不机灵,你能怎么着?


“是只跑了炎拓,还是都没了?”


蒋百川苦笑:“人家都找上门来了,一端端一锅,哪有只救一个的啊。”


“然后呢,有什么损失?有伤亡吗?”


蒋百川迟疑了一下:“猪场被烧了,事发是在半夜,子午交,华嫂子给孙周送饭,正好撞上,重度烧伤。目前还没咽气,不过……情况不乐观。”


猪场是板牙私设的监狱,也叫“枭窝”,设在地面以下,地面以上是养猪场,紧挨屠宰房。这么设置有两个好处:一是猪圈脏污,普通人都会绕着走;二是一旦有异动异响,被人听去了也以为是在杀猪,便于掩人耳目。


至于“子午交”,那是地枭吃饭的点:地枭一天吃两顿,子午相交时分,正午和子夜。


“其它人还好,大半夜的都在睡觉,住得分散、离猪场又远,避过去了。另外就是马憨子,看到有车进村,上去盘问,被揪住脑袋撞晕过去,轻度脑震荡。”


聂九罗一直听着,直到这时才说了句:“他本来脑子就不好。”


蒋百川感叹:“是啊,这一撞,更傻了……华嫂子现在由她远房亲戚照顾着,咱们的人,尤其是炎拓见过的,我要求他们直接‘消失’最少半年,这样一来,不管对方怎么查,查到板牙也就断了。”


聂九罗说了句:“你们当然是好消失的。”


什么华嫂子、大头,都不是真名,也都不是板牙本地住户,万人如海,一头扎进去,只要不露面,可不就是“消失”了吗。


蒋百川尴尬:“聂二,你看,你要不要躲一躲?”


聂九罗反问他:“我怎么躲?我是普通人,有名有姓,有产有业,躲到哪去?”


蒋百川忙说:“这个你放心,我们会安排。”


“就算你们完美安排我躲起来了,躲多久?我一辈子不出来了吗?”


蒋百川沉默半晌:“或者,我安排几个人过去,暗中关照你?”


聂九罗哼了一声,鼻息带轻蔑:她是真不觉得蒋百川安排的人能关照她,真出了事,谁关照谁还不一定呢。


蒋百川连着遭她抢白,无可奈何:“你当时,真是不该让他知道你的真实身份。”


这还是她的错了?


聂九罗越是有气,语气越柔和:“我说了,我是普通人,普通人的名字,有什么好藏的?再说了,我当时也想不到,人送到你们手上了、还能飞了啊。”


蒋百川面上无光,讷讷说了句:“那……你什么想法?炎拓这一趟,吃了不少苦头。看起来,是恨上你了。”


聂九罗冷笑:“那当然,难不成出了这事,他还爱上我了?”


那一头,蒋百川再度沉默。


窗外,雨更大了,靠近窗边的雨线被风齐刷刷打斜,又被光镀亮。


事情已经这样了,再怎么对蒋百川发脾气也是徒劳,聂九罗说了句:“我想一想,晚点再联系你吧。”


挂了电话,她在窗边站了半晌,心里窝着团乱麻,一时半会也理不出个头绪。


实在没事做,索性把空了的碗盘给卢姐送下去。


三合院的东边是厨房,因着地方大,保留了旧式的灶间,而卢姐因为来自乡下,打小烧柴擦灶,所以对比边上全套家电的现代化厨房,她更喜欢大铁锅木头盖要往灶膛里添柴的灶房,还常跟聂九罗说:铁锅蒸出的米饭香,能出脆生生的热锅巴;灶膛里烧出的玉米,比烤箱里烤出来的好吃一百倍。


聂九罗无所谓,反正她管吃不管做,也不管洗,卢姐爱用哪一间,悉听尊便。


没事时,她会来灶房坐坐,因为这里的家什都老旧,搬个小马扎坐下,会有一种岁月静好、不知今岁何岁、山中无甲子的感觉。


若是赶上卢姐正开灶做饭,那就更惬意了,火食的味道,自古以来就熨帖人心。


……


卢姐正在灶房擦锅台,见她拎盘子端碗地进来,赶紧过来接了:“聂小姐,你还自己送下来,放那我去拿不就行了。”


即便关系已经很熟了,卢姐还是坚持称她一声“聂小姐”,毕竟雇佣关系,这是礼貌。


18、②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