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登录 注册
Hi, | 退出登录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二十三章 黎明前的至暗寒夜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s://m.qitian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他不介意死在黎明前的黑暗里,但若有机会走入灿烂骄阳下,谁又会拒绝呢?


皇宫大殿。


满朝文武噤若寒蝉,只有胆子大的才敢惊异地抬眼瞟一下。


夏侯泊的轮椅停在空荡荡的龙椅旁边。他歪坐其上,垂眼看着众人。“陛下被妖后所害,沉疴难起,只得命本王代理朝政。诸位可有事要奏?”


他现在的样子实在可怖,半颗脑袋都缠着纱布——北舟那一枪不仅崩掉了他的一边耳朵,也毁了周围的皮肤,破相是肯定的了。


更严重的是那两条绑成了粽子的腿。那天在邶山脚下许多人都瞧见了,他的双腿被落下的巨石砸了个结结实实,拖出来的时候形状都变了,不知骨头碎成了多少节。


为了保住这两条腿,太医院的老头子已经换了三拨,目前看来希望仍是渺茫。而且,粗通医理的臣子心中都在犯嘀咕:这么严重的伤,是有可能引发脓毒血症而身亡的。


即便如此,他顶着惨白的脸色和盈额的冷汗,居然还要坚持上朝。


这男人的权欲简直大到了疯狂的程度。


也可能他本就是个隐藏的疯子,比夏侯澹还疯。


但即使是心中清楚他谋权篡位的臣子,也只敢低着脑袋不吭声——大殿之外,他那支叛军还在四处巡逻,镇压一切胆敢反抗的力量。更何况在都城之外,还有三支大军正在赶来。


这个人执掌大权是迟早的事,何必平白搭上自己一条命呢?


夏侯泊又催问了一遍,几个老臣战战兢兢地上前,报了些无关痛痒的地方小事。


未等他开口,忽然有人朗声道:“臣有本要奏。”


李云锡昂首阔步走出了队列。


当日邶山脚下,边军刚刚撑起巨石,将双腿被砸烂的端王拖走,大地就突然开始震荡。


地动山摇,土石迸裂,即使是最训练有素的将士也摔得东倒西歪,全场几乎无人站立。


在那一片混乱中,山上的李云锡等人却奇迹般保住了性命。追杀他们的兵士被震了下去,他们几个却牢牢抓着树根躲过一劫。


待他们连滚带爬地逃下山,夏侯澹和夏侯泊都已经不见了。只能看到数驾马车在叛军护送下,朝着皇宫的方向匆匆远去。


也正因此,众臣心中始终有个疑问。


而李云锡将它问了出来:“敢问端王殿下,臣等何时可以面圣?”


殿上的夏侯泊垂眸望向李云锡,眼中一片阴冷。


然而李云锡当初不怕夏侯澹,此时更不会怕他,甚至宛如站到了舞台中央,一脸英勇无畏地回望过去。


对视几秒,夏侯泊似乎是想露出一个微笑,结果只牵动了半边脸的肌肉,笑得分外狰狞。“本王刚刚说了,陛下重病,需要静养。而且妖后还流窜在外,谁也不知道她会使什么妖法祸乱朝纲,宫中近日还是防备周全些为好。因此,本王不敢让可疑人等面圣。”


他将“可疑”二字咬得很重,目光阴恻恻地扫过几名大臣。


当日邶山兵变,文武百官慌乱之中,都下意识地朝各自选择的阵营逃去。也正因此,不少隐藏的拥皇党都暴露在了端王眼中。


此时这些人被他一一扫过,顿时一阵战栗,将头埋得更低,心中叫苦不迭。


谁叫他们押错了宝呢?


夏侯泊收回目光,慢悠悠道:“本王倒是有些好奇,李大人究竟有何要事,非要在此时打扰陛下?”


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,显然李云锡若是再轴下去,一个“妖后党羽”的罪名便要扣下来了。


李云锡仰头直面着端王。“臣以为——”


“臣以为当日邶山之变甚为蹊跷,尚有许多疑点未明,需禀告陛下。”


杨铎捷缓缓走到李云锡身侧与之并列。“单凭区区一个刺客的一面之词,便要给一国之后定罪吗?”


“说得对呀,”尔岚紧随其后,“庾少卿贵为国丈,未经审理就关押入狱,不知循的是何律法?”


“放肆!”有端王党叫嚣开了,“殿下,这几人无事生非,居心叵测,应当拿下彻查!”


夏侯泊眯了眯眼,对着侍卫抬起手。


“金大人此言差矣!”


一个年轻官员突然大步走了出来,“李大人求见陛下,乃是因为此等机要之事,确需陛下亲自定夺。却不知金大人口中的无事生非是何意?”


这人正是邶山下暴露的拥皇党之一。


他这一牵头,余下的拥皇党面面相觑,都有些蠢蠢欲动。


方才他们瞧见端王眼中的凶光时就多少领悟了,现在想明哲保身已经晚了。就算当一时缩头乌龟,以端王缜密多疑的性子,自己此生断无出头之日。


与其坐以待毙,不如放手一搏。


到这关头,众人难免也被激起了一丝血性。一个篡位的如此嚣张,还有没有天理了!


一个接着一个,二十余人站了出来,与端王党针锋相对。还有一些虽未开口,却也终于抬起了脑袋,直视着端王。


无数目光同时射向他,一时竟气势迫人。


夏侯泊心中恨意滔天。


他可以杀一个,也可以杀两个,但在都城里的反抗势力尚未完全清缴时,他承受不起杀死数十名重臣的后果。


必须咬牙忍几天,等三军到了,就再无后顾之忧。


他深吸一口气,温声道:“今日晚些时候,待陛下龙体恢复些许,自然会召见诸位。下朝。”


话音刚落,便抬手示意宫人将自己推走,背影很有些落荒而逃的意味。


李云锡等人自然不会被这句模棱两可的说辞搪塞过去。


下朝之后,他们带着一群年轻官员,直接到夏侯澹的寝宫门前跪成了一片。


侍卫上前想要驱赶,他却一脸浩然之气。“我等只是跪在此地为陛下祈福,等待他召见。”


这些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,打的又是为皇帝祈福的名号。侍卫不敢擅自动粗,只好去请示端王。


也不知夏侯泊吩咐了什么,没人再来驱赶,任由他们在寒风中自行跪着。


到了下午,文臣们东倒西歪,就连身体最强健的李云锡都冻得打起了摆子。身旁的尔岚面色铁青,已是摇摇欲坠了。


李云锡勉强抬头瞧了瞧依旧紧闭的寝宫大门,开始思索是强闯一次试试看,还是先打道回府,明日早朝再以死相逼。


就在此时,寝宫的门突然打开,一名宫女飞奔出来,顺着回廊跑远了。


李云锡眯眼看着,心中涌起不妙的预感。


不一会儿,宫女带着蹒跚的老太医匆匆赶回。侍卫随即又关紧大门,挡去了他们窥探的目光。


又过片刻,夏侯泊亲自来了,他面色冷肃,由人推着进了门。


李云锡等人已经站起身来,追过去叫了一声,他充耳不闻。


李云锡转向侍卫道:“让我们进去。”


侍卫道:“属下有令在身,不得放行。”


杨铎捷哆哆嗦嗦拉开李云锡,上前与侍卫交涉。还没说两句话,门内传出一声尖锐的悲号。


李云锡等人越过一群哭哭啼啼的宫女,趁乱挤进里间摸到了榻前。


太医跪着,端王坐着。床榻上躺着的人面色青白,死不瞑目。


李云锡犹不死心,将他的脸仔细打量了三回,脑中“轰”的一声,只知道自己跪了下来,心中却一片茫然。


怎么可能真是夏侯澹呢?


夏侯澹怎么就……这么无声无息、孤苦伶仃地死了呢?


这不该是他,也不该是他的死法。


端王歪坐在轮椅上,吃力地倾身握住夏侯澹的手,满脸写着悲痛万分。“陛下放心,臣定会好好抚养小太子。”


李云锡口中泛起一股血腥味儿,是后槽牙咬出了血来。他猛然抬头,恶狠狠地瞪向端王。


夏侯泊犹如未觉,抬起袖子优雅地拭了拭眼眶,未毁的那半张脸仍是一派温文尔雅。“如今多事之秋,更不可一日无君,尽快准备太子的登基大典吧。来人——”


“是!”窗外有人齐声相应,气势惊人。


夏侯泊的目光掠过李云锡,又轻飘飘地投远了。“送各位大人回府暂歇,准备守丧。”


当——当——


低沉的丧钟声飘出了都城,在铅灰的天幕下回荡不绝。


林玄英是在马背上接到这个消息的。天子驾崩的消息不可能压得住,整个队伍里一片哗然。


他愣怔了数息,倏然回过神来,飞快地扭头去看身后——庾晚音正扮作他的贴身侍卫,跟在他身后行军。


她被盔甲遮住了大半张脸,看不出表情。


林玄英收了收缰绳,放缓速度与她并驾而行,却头一次踌躇着不知怎么开口。最后他只是干巴巴地低声问:“你觉得如何?”


庾晚音道:“是好消息。”


林玄英:“?”


他颇有些胆战心惊地看向庾晚音。


庾晚音的声音毫无波澜。“如果尸体是真的,端王手上已经没有牵制我们的筹码了。如果尸体是假的,说明他并未找到陛下,那他的手里也没有筹码。无论哪种情况,我们都可以继续推进计划了。”


林玄英努力理清思绪。“那有没有可能,尸体是假的,但陛下还在端王手中,扣着当作底牌?”


“不可能。”庾晚音冷静摇头,“如今天下皆知陛下已崩,消息还是他放出的,到时候他再变出一个陛下,谁又会认?”


林玄英大骇。“你不会认吗?”


“我会。但端王不信我会。他自己天生冷情冷性,便坚信世人皆如此,他不会拿人性冒险的。这一点,我在制定计划时就想明白了。”


庾晚音的计划,说来其实简单粗暴:端王急于见到三方援军,迟早是要与三军首领密会的。林玄英只需隐忍到那时,再当场拔枪杀了所有人,首领集体暴毙,余下的自然会树倒猢狲散。


如果其余两军到那时还贼心不死,再由右军屠了他们也不迟。


林玄英原本想在端王起疑之前就大动干戈,无非是习惯了冷兵器时代的思维模式,没有考虑过压倒性的杀伤力,让他们在战术上有无限的自由。


端王起疑又如何?设下再多防备又如何?除非他研发出防弹衣,否则一切都是徒劳。


按照这个计划,如果能擒贼先擒王,便可将伤亡降到最低。同时将行动延后,也就有了更多时间搜寻夏侯澹的下落,确保不会将他置于险境。


只是,都城传来的这“好消息”……


林玄英担忧地瞥了身旁一眼。


庾晚音表现得过于冷静了,冷静到反常的程度。


他正想开口再仔细讨论一下尸体的真假,就听她道:“既然陛下不在端王手上,还是要抓紧时间找到他。”


林玄英:“……”


她这是彻底拒绝讨论尸体为真的可能性了。


庾晚音不仅拒绝讨论,也拒绝朝那个方向思考。


一旦开启那扇阀门,她的思绪就会立即停滞,手脚也瞬间不听使唤。


冥冥中仿佛有一道声音逼迫着她:别停下来,别想他,继续向前走。


她知道自己全凭一口气撑着。她不能让这口气断在这里,因为她还有必须完成的事情。


行军一日后,大军安营扎寨。


林玄英为庾晚音指了一间单独的帐篷,仍旧由十二和四七负责守卫。她还多了一个小跟班——进沛阳城之后,她本想付清哑女的佣金就与之作别,却没想到哑女的眼珠转了几转,比比画画地表示自己想要留下干活。


偷东西太辛苦,她不想努力了。


庾晚音犹豫了一下,想到这一路上哑女本有无数次机会将自己交给追兵,却始终没有出卖自己,似乎本性并不恶劣。加上自己一个女子跟在军中,确实有诸多不便,于是权且将她收为了侍女。


哑女生性机灵,动作也麻利。两名暗卫刚支起帐篷,她就已经替庾晚音铺好了被褥,甚至弄来了一个汤婆子,灌上热水递给庾晚音,示意她抱着保暖。


庾晚音风寒未愈,将温暖的汤婆子抱在怀里舒了口气,决定暂时不追问她是从哪里弄来的。


庾晚音原以为自己会彻夜难眠,结果多亏了身体的疲惫,昏昏沉沉地失去了意识。


睡到半夜,忽然被人推醒。


哑女蹲在她身前,点着一支火折子,面色警惕,打手势示意她仔细听。


庾晚音强迫自己清醒过来,只能听见帐篷外风雪呼啸。


庾晚音道:“怎么了……”


话音未落,她微微一顿。风雪中似乎还有别的异动,是一阵嘈杂的人声。然而没等她仔细分辨,那嘈杂声却又戛然而止。


庾晚音推开被褥,从哑女手中接过火折子。


如果出了什么乱子,为何林玄英不派人通知她,就连十二和四七也没有示警?


她心中起疑,吹灭了火折子。


为了避嫌,帐篷中间被一道布帘隔开,两个暗卫在另一侧守夜。


庾晚音蹑手蹑脚地走去掀开布帘。果然,外面两个暗卫都不知所踪。


她又掀开门帘,在扑面而来的风雪中眯眼朝外望去。


营地里此时一片安静,不像是遇袭的样子。不远处,林玄英的主帅帐篷里却透出摇曳的灯光。


庾晚音尚未摸到主帅帐篷门口,那门帘却被人一把掀开。林玄英大步走了出来,一边还回头冲着身后说话:“你等着,我现在就去问——娘娘!”他险些撞到庾晚音,仗着身手灵活才及时避开,“……你怎么醒了?”


庾晚音道:“我在寻我的暗卫。”


林玄英愣了愣。“他们不见了?别急,我派人去寻。外面冷,进来说话吧。”


林玄英给她寻了张毯子。“坐。怎么穿这么少就跑出来了?来喝点热茶……”


说是要派人去寻暗卫,却半天不见他有动作。


庾晚音探究地看了他一眼,没碰那杯热茶,目光却不动声色地在帐篷里转了一圈。主帅帐篷中也挂起了一道布帘,隔开了另外半边空间。不知道其后是那些枪支弹药,还是别的什么。


林玄英与她相对而坐,似乎有些出神,自顾自地喝了口茶。“晚音,我还想再问你一遍。”


这是重逢以来,他第一次对她直呼其名。


林玄英神情严肃。“咱们马上就要到都城了,到那时,就没有回头路了。如果你想离开,这就是最后的机会。我送你到安全的地方,你可以有自己的人生……你本不必担负这一切。”


他的眼睛远远亮过这一星烛火,目光灼灼地望着她。


然而这一问放在这一幕,实在有些不合时宜。庾晚音脑子里想的全是:他刚才在对谁说话?暗卫去哪儿了?


“我不担负……”她笑了笑,“谁来担负呢?你吗?”


林玄英的目光黯淡了几分。“我说过我毫无兴趣。”


“那是谁呢?”


林玄英:“……”


庾晚音本是随口一问,看见他平静的面色,却忽然顿住了。


“那是谁呢?”她又问了一遍,“这里还有别的主事之人吗?”


林玄英眨眨眼,目光轻飘飘地转向另一侧。


庾晚音猛然起身,动作太快,险些带倒一旁的灯烛。


林玄英似乎想扶她一把,她却已经踉跄着走到那张帘布前,一把扯开了它。


夏侯澹对她笑了笑。“好久不见。”


昏暗烛光下,他围了狐裘,拥炉而坐,脸上却无半点血色,显出几分鬼似的青白。帘布掀起的风吹得灯影摇摇晃晃,他半身隐在浓重黑影中,长发披散,身周的戾气如墨水般洇开。


庾晚音问:“……你去了哪里?”


夏侯澹平静道:“正如刚才阿白所说,如果你想离开的话,现在就是最后的机会。”


庾晚音又上前一步,鼻端闻到了淡淡的血腥味儿。“路上发生了什么事?北叔呢?”


夏侯澹充耳不闻。“你读过信了吗?”


庾晚音陡然间心头一烫,竟是怒火中烧。“闭嘴,回答我的问题!”


“看来是读过了。既然全都知道了,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再做选择……”


“啪”,庾晚音抽了他一耳光。


夏侯澹整个脑袋偏向一边,半天没动静。


庾晚音胸口起伏。“所以,你回来了,但是躲着不来找我,却派阿白去打发我。”


林玄英:“……”


林玄英从帘布后探出半个脑袋。“那我回避一下。”


帐中两人谁也没理他。


林玄英默默走了。


庾晚音声音渐冷:“你是真的觉得这种时候,我会甩袖子走人?”


夏侯澹终于动了动,缓缓回过头来望着她,眸光微闪,虚弱道:“从……从来没有女人敢打朕。”


庾晚音:“?”


庾晚音气不打一处来,又扬起手来。


夏侯澹脑袋一缩,锲而不舍地说完了:“你引起了朕的注意。”


庾晚音一腔怒火正鼓胀着,忽然如同被针扎破的气球,半天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。


倒是夏侯澹眼中多了一丝笑意,伸手去拉她的袖摆。“消消气。”


庾晚音甩开了他的手。


第二十三章 黎明前的至暗寒夜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